• 3003.com

  • 欢迎来到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官网

    重点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2015年春季油菜病虫害防治及冻害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17-05-27 浏览次数:0
     一 、病虫害防治
    由于当前遇到连续低温天气,对油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 ,结合当前春季田间管理,建议广大种植农户,在低温过后积极开展油菜病虫害防治及冻害修复工作。第一次防治措施是:叶面肥、硼肥、杀虫杀菌剂混合喷施。第二次防治措施是 :硼肥 、杀虫杀菌剂混合喷施 。第三次防治措施是:喷施杀虫杀菌剂。以上防治间隔时间为5-7天一次,连续2-3次。防治的同时做好田间清沟工作 ,防止水渍。
    二、油菜病虫害表现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 ,以长江流域最为严重 ,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症状:苗期在接近地面的根颈和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 ,后转为白色。病组织变软腐烂 ,有白色菌丝,重者可致苗死亡 。成株期叶、茎 、花 、果和种子均可感病 。叶感病后初生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同心轮纹,外围暗青色,外缘具黄晕。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 ,全叶腐烂 ;干燥时则病斑破裂穿孔。茎部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棱形 、长条形状绕茎大斑。病斑略凹陷 ,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 ,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 、“霉秆”等。此时植株干枯而死或提早枯熟,可见皮层纵裂。在发病的茎内外和角果上均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 
    (2)油菜病毒病 :又名花叶病,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重病区流行年份产量损失20%~30% 。    症状:不同类型油菜上的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苗期症状有:①黄斑和枯斑。两者常伴有叶脉坏死和叶片皱缩,老叶先显症  。前者病斑较大,淡黄色或橙黄色,病健分界明显 。后者较小,淡褐色 ,略凹陷,中心有一黑点,叶背面病斑周围有一圈油渍状灰黑色小斑点 。②花叶 。与白菜型油菜花叶相似,支脉和小脉半透明 ,叶片成为黄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出现疱斑 ,叶片皱缩。
    (3)油菜霜霉病:该病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或地区发病率在10%~50%,严重的100%,单株产量损失10%~50%。 症状 :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为害油菜地上部分各器官。叶片发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层。茎、薹、分枝和花梗感病后 ,初生褪绿斑点 ,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斑上有霜霉病菌。花梗发病后有时肥肿、畸形,花器变绿 、肿大 ,呈“龙头”状 ,表面光滑 ,上有霜状霉层 。感病严重时叶枯落直至伞株死亡 。 
    (4)油菜蚜虫:我国油菜蚜虫有3种,即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是为害油菜最严重的害虫。萝卜蚜和桃蚜在全国都有发生 ,其中又以萝卜蚜数量最多;甘篮蚜主要发生在北纬40度以北 ,或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蚜虫以剌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为害叶、茎、花 、果,造成卷叶、死苗 ,植株的花序、角果萎缩,或全株枯死。蚜虫又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密切相关。 
     
                                                  

    版权所有 :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3011569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0551-65321411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