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3.com

  • 欢迎来到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官网

    重点推荐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油菜冬前田间管理意见

    发布时间:2017-05-27 浏览次数 :0
       今年冬油菜播栽期间,西南地区持续阴雨、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降水较少,不利于油菜育苗和适时播栽,造成部分地区播栽期推迟 ,苗情长势较差。为此 ,要加强油菜冬前田间管理 ,促进苗情转化、实现壮苗越冬,为油菜高产打好基础 。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在认真分析当前苗情和秋冬天气趋势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油菜冬前田间管理意见 。
       一、及时移栽或定苗,加快苗期生长:
       十月是秋季温光资源比较好的时期 ,也是油菜最佳播栽期,各地要抓住时机,抢播 、抢栽、抢管。促进油菜早出苗、快生长 ,培育壮苗,防止高脚苗、弱苗的发生,提高油菜越冬抗冻能力 。
       对采取育苗移栽方式的地区 ,要抓住雨后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移栽 。移栽前5~7天施一次送嫁肥(每亩追施尿素3公斤)并结合防治虫害。移栽时先栽大苗,后栽小苗并适当加大移栽密度 。棉田移栽油菜要在棉花行间进行免耕套栽,由于棉田肥力较高 ,一般移栽密度每亩0.6万株左右。油稻两熟移栽油菜可采取开沟免耕移栽等方式,由于稻田肥力较差,移栽密度应达到0.8万株左右 。油稻稻三熟制移栽油菜应做到壮苗移栽,在晚稻收割后赶早免耕移栽后再开沟,抢墒早栽 、早返青 、早生长。
        采取直播方式的地区,要抢早直播。采用机械精量播种的油菜一般不需要间苗定苗,但对缺垄断行的田块要及时补播或补栽,补栽的密度应加大30%左右 。对人工撒播、条播 、穴播的直播油菜 ,由于密度普遍偏大,要及时在2~3叶期间苗,4~5叶期前后定苗,每亩留苗2~3万株。
        二、中耕施肥 ,确保安全越冬:
        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区域干旱少雨,气温较低,油菜长势偏弱,要及时中耕追肥 。移栽油菜返青或直播油菜定苗后,在雨前按每亩5~6公斤尿素及时增施提苗肥,促进早发壮苗。对肥力水平较高的棉地油菜或长势较旺的油菜 ,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20%~30%用量,对肥力水平较低的稻田油菜、长势较差或迟播的油菜,追肥量可增加30%~40%用量。
        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根据苗情长势追施腊肥 ,一般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 ,氯化钾5~6公斤。对长势偏旺的要适当减少氮肥用量20%左右 ,控制旺长,以利壮苗越冬。对长势较弱的田块可增加尿素20%~30%。
        三、科学用药,防治病虫草害:
        油菜幼苗期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发生较重,尤其在定苗和移栽前后集中发生。可用26%高效顺反氯·敌乳油,每亩30~40毫升(有效成分7.8~10.4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油菜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喷雾防治。长江上游晚秋多雨 ,容易发生油菜根肿病、猝倒病,苗期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喷雾防治。
        长江流域冬前气候湿润、气温适宜,有利于杂草快速生长,防治不及时 ,不但会与油菜争水争肥,还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直播油菜在播种期间采用封闭除草,在中耕前不要破土 。  
        对没有进行封闭除草的田块,要在杂草刚发芽或幼苗期及时喷施盖草能、双锄等选择性除草剂。
        四、加强预防 ,减少灾害损失:
        长江流域秋冬季易发生渍害、干旱 、冻害自然灾害  ,各地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减少灾害损失 。及时清理疏通三沟 ,做到厢沟、围沟 、主沟深度梯次加深,达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畅通,降渍防渍 ,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对于长江下游及黄淮等秋冬干旱频发地区 ,要做好干旱应对预案,在发生干旱时及时灌水抗旱。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是冻害发生的重点地区,冬至前施用腊肥后及时中耕一次 ,耙细土块,培土壅蔸,提高根系的抗冻能力,减少来年菌核病的发生 。长势过旺的油菜很容易受冻,要在入冬前叶面喷施40ppm的烯效唑 ,提高抗寒防冻能力。
     
     
     

    版权所有: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3011569号-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0551-65321411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