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3.com

  • 欢迎来到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官网

    重点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2023年全国油菜秋冬种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 :2023-09-20 浏览次数 :0

    白露已过,油菜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总体看,今年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降水充足、底墒较好,有利于“足墒下种”“足墒移栽”,但也面临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晚播风险增加等问题,给秋冬种带来挑战。针对今年油菜秋冬种生产形势,各地要坚持早备耕、早播种 、早防治“三早”策略,着力在“选良种、提效率、防灾害”等关键上下功夫 ,力争一播全苗,培育冬前壮苗,全力夯实扩面积 、提单产基础 。

    一 、分区分类选种

    广泛选用近五年新选育品种 ,充分发挥良种优势。稻油轮作区针对渍害 、草害和茬口后移等问题,选用耐迟播、耐渍 、抗病 、耐密抗倒性强的品种;丘陵和旱(坡)地针对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差,营养元素易流失,易发生冬春干旱等问题,选用耐旱、耐低硼的优质高产品种;“稻稻油”三熟制区以早熟稳产为目标,选用极早熟高产新品种,缓解茬口矛盾 ;根肿病疫区要选用抗根肿病的高产高油新品种。此外 ,要大力推广噻虫嗪类型的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减轻病虫害发生和后期防控压力。

    二、提高整地质量

    关键是碎秸秆、开三沟。一方面,保障秸秆还田。在前茬适当晚收的基础上尽早腾茬 ,秸秆粉碎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秸秆留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8厘米),可采用大马力旋耕机旋耕或耕翻深埋等方式,确保秸秆覆盖于行间,做到畦面平整,有利于抑制杂草和抗旱保墒 。另一方面 ,规范“三沟”配套。要坚持早开沟、深开沟 ,避免“断头沟”,确保厢沟 、腰沟、围沟配套(腰沟 、围沟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厢沟20厘米以上),排灌畅通 ,减轻渍害;旱(坡)地和排水较好的稻田应大力推广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减少水土流失,保墒防旱。

    三、精准精细播种

    适期、适密、精细种植是提单产关键 。适期播种。根据墒情和前茬收获情况抢时抢种,力争实现直播油菜和移栽油菜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播种,促进冬前快长(力争实现越冬前6片叶),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 。根肿病易发区,可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降低根肿病的发生 。适当密植。育苗移栽每亩大田准备苗床0.1—0.15亩,早播早栽的移栽密度0.5—0.6万株/亩,迟播迟栽的移栽密度0.6—0.8万株/亩;机械直播每亩用种200—300克 ,无人机飞播每亩用种300—400克,亩保苗2—3万株;迟播油菜易导致油菜缺苗断垄或个体生长不良,需适当增加20%—30%播种量。精细播种。对于育苗移栽,苗床地要求开沟作厢 、厢面平整 、土壤细碎,厢面宽1.3—1.8米。对于机械直播,确保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0.5—2.5厘米。对于人工撒播 ,应分厢定量均匀早播,种子可用2公斤/亩硫酸铵颗粒肥混匀后撒播 ,播后及时覆土 。

    四、高效养分管理

    关键是重施基肥或种肥同播。长江流域秋季降水偏多、缺硼严重,氮肥流失率偏高 ,选用全营养油菜专用缓释肥或适当提高追肥比例 ,提高氮肥利用率。一方面是基肥减氮 。推荐采用氮磷钾配比25—7—8的油菜专用缓释肥 ,或氮磷钾配比20—10—18的硫酸钾复合肥混合1公斤硼砂 ,稻茬田每亩施50公斤作基肥,旱(坡)地油菜每亩施40公斤作基肥,并于冬春季视苗情趁墒追肥。另一方面是追施苗肥 。五叶期每亩及时追施尿素5公斤,促进幼苗期生长,采用油菜专用缓释肥的油菜可以不追或少追。对基本苗偏少 、基肥施用不足 、苗势明显偏弱的田块,在3—5叶期应及时追施苗肥。在一些酸性土壤、高产的田块,会出现缺镁现象,应注意喷施镁肥(1%—2%硫酸镁溶液或1%硝酸镁溶液等) 。

    五 、早防病虫草害

    推荐采用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方式,高效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蚜虫 、菜青虫、根肿病、根腐病等病虫害,提前控制冬前病虫发生基数 ,减少后期防控难度。油菜5叶期可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剂极早防治霜霉病。草害防治要坚持“封杀结合 、以封为主 ,治早治小、减量控害”的原则 ,在播种后立即进行封闭除草 ,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二甲戊灵等封闭除草剂,力争实现全覆盖;对封闭效果不理想田块,要尽快在苗期再次化学除草,减轻草害发生 。对于出苗后或移栽后田间病虫草害发生较重的田块 ,应坚持“高效综防”原则,抓早抓小及时药剂统防统治。

    六、积极防灾减灾

    一是防渍害 。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清除厢沟、腰沟、围沟中的杂物和泥土,保证“三沟”畅通。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二是适时浇水抗旱 。长江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极易发生冬春季节性干旱 ,应提早清理沟渠,采取自来水浇灌 、机械抽水洒施、人工挑水灌溉等方式,做到快灌快排,不留积水 ,切忌大水漫灌。对发生旱情的田块,及时采取沟水渗厢的方式灌溉补墒,促进油菜生长,既抗旱又增强抗寒性。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生长调节剂等方式增强植株抗旱能力 。


    来源:农业农村部油菜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 :皖ICP备13011569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0551-65321411

  • XML地图